生蠔·蒜泥·麵線:一口入魂的時尚〔蚵仔麵線〕
蚵仔麵線是一道傳統美味,也是台灣小吃代表之一。據說蚵仔麵線源自早期農業社會中,主婦烹煮給農夫當點心、沒有配料的麵線羹;後來因靠海地區盛產蚵仔,所以這個營養滿分的食材被加入羹裡。另有一說是它源自福州沿海/廈門等地;然無論如何,蚵仔麵線如今確實是台灣最普遍的國民點心之一。
創作靈感源自蚵仔麵線,T+T這道〔生蠔·蒜泥·麵線〕先將澎湖生蠔卷裹上細如髮絲的麵條、油炸後襯以自製甜辣醬、蒜味蛋黃醬、柴魚片、少許辣椒粉。外表酥脆、內餡鮮甜,味道會漸漸交織融合成一口帶著“脆度”、鮮味爆表的蚵仔麵線。兩款偏歐風的醬料提升了味道層次、豐富度,以及味蕾豐潤感。
侍酒師為這道創意料理選搭一款名為-泰馬塔莊園“艾斯頓”夏多內(Te Mata Estate“Elston” Chardonnay)白葡萄酒;馥郁優雅兼具又帶礦石感的酒質和〔酥炸蚵仔麵線〕中-豐盈脂感、蚵仔鮮味雙雙獲得和諧;青檸香氣、萊姆般的新鮮果酸進一步勾出藏在蚵仔肉裡、來自大海的甜味。烘烤堅果、杏桃香氣則與甜辣醬相互獲得平和、融洽。
酒款簡介
創立於1896年,泰馬塔莊園(Te Mata Estate)是紐西蘭最古老的酒莊之一。1975年,國際知名酒評家約翰·伯格(John Buck)與麥可·摩里斯(Michael Morris)接下經營權之後,酒莊品質很快地就在二人努力下躍上了世界級水準。
旗艦酒款-克羅蕾(Te Mata Coleriane)被國際葡萄酒權威《Decanter》雜誌封為紐西蘭“一級莊園”,1998年份更榮登“世紀傳奇酒款(Wine Legends of All Time)”榜單。
除了擁有「傳說級」紅葡萄酒外,泰馬塔也釀有一款極度精彩,名為“艾斯頓(Elston)”的夏多內(Chardonnay)白葡萄酒。酒款名稱取自查爾斯·達爾文(Charles Darwin)家鄉,位於英國諾丁罕郡的“艾斯頓”小村莊;酒標亦巧妙運用村莊徽章「飛龍圖騰」做為獨特視覺標幟。
艾斯頓 夏多內葡萄來自酒莊最古老、老藤最多、風土環境絕佳的莊園;純手工採摘、葡萄採整串(whole-cluster)搾汁、冷靜置後分別在全新及舊橡木桶內發酵、酒渣浸泡、乳酸發酵、於橡木桶內熟成11個月。
香氣透著舊世界風格般的優雅感,以烘烤堅果(榛果/腰果)、烤布蕾、牛軋糖、肉桂荳蔻為主,香瓜、鳳梨、杏桃、檸檬等果香則相對輕柔。口感馥郁有活力、層次感豐富、如柑橘萊姆般的果酸清脆多汁,尾韻帶柑橘皮、辛香料。
餐廳簡介
《T+T》意指“Tapas”與“Tasting”,意味在精巧菜量中可一次嘗到更多道菜色。
主廚運用現代法料烹調手法詮釋著他心目中的歐陸、東南亞、台灣、日本料理文化;從餐點風格中可以感受到它並不想被任何刻板形式框架,而是將記憶、旅程、經歷中的好滋味譜出一道道《T+T》專屬美饌。
主廚「蔡元善(Johnny Tsai)」雖不是在餐飲世家長大,卻在求學期間因日本美食節目而萌生了廚師魂;高中踏入餐飲科後,他一路從天母聖鑫、Justin's Signature、Restaurant Andre、晶華飯店(鐵板燒)、五味瓶等名店累積了豐富扎實的廚藝與經驗。
主廚極為講究料理細節,對於差錯更是絕對零容忍;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“客人不容許你一次的疏忽”。
坐落在敦化北路巷弄內,《T+T》周圍環繞著整齊乾淨的紅磚騎樓。餐廳特別請到曾設計東京表參道《ICEMONSTER》、台北《米朗琪咖啡 》、《五味瓶》等名店的「黃崢睿(Eric Huang)」一手操刀。兼具古典、時尚的外牆設計運用光滑水泥牆面、鐵黑色剪刀門、木質窗框、黃銅等大量復古元素,及簡約、流暢、現代的線條感。
室內彌漫著時下最潮的“Bistronomy”風-在小酒館(Bistro)輕鬆自在氛圍中享受精美高級料理(Gastronomy)。開放式廚房讓空間備感開闊;不同層次的黑色、木質、石質、混泥土元素建構了主視覺,少許對比強烈的黃色、藍青色讓整體色調更加年輕活潑。
*菜色會隨季節或時令更動,實際菜色請參閱餐廳官方網站或與服務人員洽詢
主廚:蔡元善(Johnny Tsai)
侍酒師:林允順(Bass Lin)